疫情防控期间,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不少人居家娱乐的诱导游戏选择,许多游戏下载量和流水大幅增长。付费然而,网络一些游戏公司虚假宣传、乱象以不公平规定为自己免责甚至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虚假宣传消费引发不满,诱导游戏相关消费纠纷也开始增多。付费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消费者宅在家里掀起“宅经济”风潮。乱象在此背景下,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诱导游戏娱乐选择,不少网游的付费下载量和流水都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网络一些付费类网络游戏的乱象消费纠纷也逐渐增多。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近日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中消协近期也收到众多消费者对有关网络游戏消费纠纷的反映,主要包括网游公司虚假宣传、以不公平规定为经营者免责、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等。
不少网游被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一次误点下载了一款名为贪玩蓝月的网游,看宣传说不用充值、送VIP、装备回收。但玩了之后发现,不充值游戏根本难以玩下去。”日前,消费者焦先生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该款游戏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我在玩赛尔号超级英雄的时候,发现游戏充值界面显示充值50元会送六星钻石礼盒,但是充值以后发现根本没送礼盒。联系了客服告知详情以后,客服不作为,要求退款也不行。充值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充值50元获得六星钻石礼盒,充值以后又不给,这不是虚假宣传吗?”2月14日,消费者王先生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
对此,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网游经营者应诚实守信经营,拒绝虚假宣传。因虚假宣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该予以赔偿。”邱宝昌说。
以不公平规定为自身免责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通过文案、视频等形式宣传游戏产品的卖点,如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但是其在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但网络游戏经营者对上线游戏产品的展示视频中加贴“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以此为自身免责。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另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网络游戏经营者销售给消费者的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应当和上线推销时的宣传展示一致,不能以消费者购买后的实际为准。消费者看到游戏产品的文案、视频等具体说明,购买了相关游戏产品,双方形成了消费合同关系,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能借助‘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使双方约定处于不确定状态,甚至以此为自己违反约定开脱和免责。”刘俊海说。
擅自变更已售出游戏道具
张德志表示,分析近期关于网游的投诉发现,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网络游戏经营者未经其同意,以游戏产品的优化、升级等名义,擅自变更已售出的人物形象、游戏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购买的网络游戏人物形象、道具等产品,具有财产属性,是民法总则确认保护的财产权利。由于网络游戏产品的虚拟性,其占有、使用均在游戏之中,消费者对已购产品的控制能力有限。网络游戏经营者不应借助自身优势,未经消费者同意,以升级、优化等名义,擅自变更消费者已购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效果。”陈音江说。
陈音江指出,在现实中,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还在服务协议中以单方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概括授权,同意公司对游戏中的任何内容或构成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已购买或正在使用的角色、游戏装备等)做出调整、更新或优化,且不会追究公司任何法律责任,这种做法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索赔权,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24Copyright © 2002-2017 畅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 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admin@aa.com
友情链接:
辽宁首张“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
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启动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联联周边游”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分析发现:培训机构仍是投诉热点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假卖防疫物资+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买了商品房却用不上管道燃气 多个小区业主盼通天然气
安徽界首:朵朵“致富伞”撑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单反相机“超卖”无法供货 消费者索赔获支持
农业托管合同有了“示范文本”
安徽界首:朵朵“致富伞”撑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连环套”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浙江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假卖防疫物资+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涉嫌发布虚假广告 广州长安医院、玛莱妇产医院被立案调查
新春走基层|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重庆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持续高温旱情对秋粮有何影响?如何确保秋粮丰收?
买了商品房却用不上管道燃气 多个小区业主盼通天然气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扫码骑车莫名“被投保”扣费 “悟空保”套路消费者
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中国区)颁奖会在京召开
森林碳汇授信贷款落户宁国
田管更科学 稳产助增收(田间地头看春耕)
上海市虹口区开启“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
30万互助金变为1.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黄牛肉“变身”牛肉粒 “银发族”出游当心低价陷阱
池州:闲置宅基地入了市“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腾讯视频改进并支持选集解锁 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跟进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30款儿童平衡滑步车仅9款达标 长三角消保委联合发布新团标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扫码点餐暗藏“套路”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付“现金”返“摩豆” “摩捷出行”被指强制消费
遭遇婚纱公司电话营销 消费者起诉维权获赔1.1万元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